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防治知識
資訊來源: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1、 什么叫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schemia,VBI)指由頸椎病、腦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或低血壓等引起的中老年人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由于小腦及腦干依靠椎基底動脈的供血,當椎基動脈發生病變時,腦部血流不暢,供血不足,常出現眩暈等癥狀。本病屬于中醫“眩暈”、“厥證”等范疇。其病機常與血虛血滯,夾痰上擾,氣機受阻有關。
最主要的癥狀為發作性眩暈,伴惡心、嘔吐,可有耳鳴及聽力減退。眩暈多在頭頸部快速轉動或體位改變時發生,雙下肢發軟,站立不穩。有視力障礙者約占40%,表現為視力模糊,減退,復視,幻視或黑蒙。
2、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常見癥狀?
最主要的癥狀為發作性眩暈,伴惡心、嘔吐,可有耳鳴及聽力減退。眩暈多在頭頸部快速轉動或體位改變時發生,呈旋轉性、浮動性或搖擺性,雙下肢發軟,站立不穩,有地面移動或傾斜感,一般持續數分鐘,數小時或數天。有視力障礙者約占40%,表現為視力模糊,減退,復視,幻視或黑蒙。若腦干或小腦受損時,出現眼球震顫,共濟失調,平衡障礙,吞咽困難,構音障礙及交叉性癱等癥狀。少數患者有猝倒發作,常在迅速轉頭時突發雙下肢無力倒地,意識清楚,能自行站立,數秒鐘或數分鐘后恢復,與腦干網狀結構缺血使軀體肌張力突然降低有關。
3、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診斷
(1) 多見于中老年人,有腦動脈硬化、高血壓、頸椎病、低血壓及心臟病史。
(2) 突發眩暈,與頭位有關,眩暈持續數分鐘,數小時或1~2 天,可出現水平性、垂直性或旋轉性眼球震顫,偶有耳鳴、耳聾??砂橛谢虿话橛邢鄳纳窠浵到y體征。
(3) 常在1~2 天內癥狀減輕或消失,以后可以再發。
(4) 影像學檢查有頸椎關節病的證據,前庭功能冷熱試驗正?;驕p退,經顱多普勒及BAEP 檢查有異常改變。4、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鑒別診斷
(1) 梅尼埃病
(2) 腦干或小腦梗死
(3) 腦橋小腦角腫瘤
(5) 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5、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常見病因有哪些?
病因絕大多數為頸椎病、腦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動脈硬化,其他如低血壓、腦動脈炎、頸部大血管扭曲、心臟病血管畸形、血高凝狀態、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等也可能是發病原因。
6、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主要治療措施有哪些?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治療可分為病因治療和對癥治療兩大部分。前者包括預防和治療眩暈的常見病因,如高血壓動脈硬化、動脈粥樣硬化等;對癥治療主要有抑制前庭系統的興奮性藥物、鈣離子通道阻滯劑、改善微循環藥、改善腦代謝藥、維生素類等。
7、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預防
(1)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及過度疲勞,適當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或體育鍛煉。
(2) 加強飲食控制。飲食宜清淡,少吃高油脂、高膽固醇食物,少進食動物內臟,多吃魚,多吃蔬菜。適當控制熱量
(3) 控制體重。避免肥胖,適當運動以減少脂肪貯存。
(4) 合并有頸椎病的則宜臥木板床,枕頭不宜過高,注意學習、工作時頭頸部的姿勢,注意頸部防寒保暖。
(5) 戒煙限酒。
(6) 注意動作要緩慢,尤其是體位改變時。
(7) 積極、規范、有效的治療基礎疾病,加強對基礎疾病的監測。8、 中藥調攝
腦梗死患者應進行日常生活調攝。
(1) 天麻20~30克,冰糖適量,隔水蒸熟食用。適用于眩暈伴高血壓病者?! ?/span>
(2) 天麻燉豬腦:天麻20克,豬腦1個。原料洗凈,天麻切碎,與豬腦一并放入燉盅內,加水、鹽適量,隔水燉熟。適用于眩暈伴頸椎病、高血壓病者。
(3) 筋類(如羊筋、牛筋、鹿筋等)適量,淮山藥30克,枸杞子10克,香菇、生姜適量,煮湯。
(4) 葛根粉、薏苡仁各30克,粳米50克。加水適量,熬成粥。適用于眩暈伴頸椎病者。
(5) 參棗枸杞粥:生曬參10克,大棗15克,枸杞子30克,粳米50克,煮粥。適用于眩暈伴低血壓病者。 (6) 生脈茶:參須、麥冬、五味子各適量,泡水代茶。適用于眩暈伴乏力口干者。
(7) 山楂粳米粥:山楂15克,粳米適量,熬粥。適用于眩暈伴高脂血癥者。★醫生推薦:
【國華*天麻首烏片】——是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直屬企業湖南國華制藥有限公司主打的滋補類、心腦血管類產品。
它是一款以名貴中藥天麻、何首烏為主藥,搭配其他12味精選優質中藥在專業嚴謹的配伍組方思想下指導而成的純中藥制品,能夠滋陰補腎,養血息風,定眩止痛,烏須明目,治療(中醫辨證為)肝腎陰虛、陰虛陽亢、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目眩、頭痛耳鳴、口苦咽干、腰膝酸軟、脫發白發,失眠健忘等系列癥狀。即現代醫學診斷為血管神經性頭痛、脂溢性脫發、腦動脈硬化癥、高血壓等辯證屬肝腎陰虛、肝陽上亢、陰虛陽亢型見上述癥候者適用。
天麻首烏片改善腦循環、增強血管代謝, 腦部有活力 健康添動力!